《雪国》读书笔记

时间:2025-04-15 10:37:01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雪国》读书笔记1

《雪国》中的徒劳

在《雪国》的这部作品中,徒劳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岛村、驹子和叶子这三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劳的特质。作者笔下的三种徒劳结合三个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岛村的徒劳

虽然文中的徒劳多用于描述驹子,但是岛村才是徒劳这一关键词的中心人物。川端康成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岛村的视角来叙述雪国的故事,所有的徒劳都是透过岛村看到的。岛村自身的形象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公子哥,每天虚无度日,无所作为,甚至“对自己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为了逃避现实,岛村开始沉迷于各种美丽的幻象。

幻象是美丽的,而现实是令人失望的,美丽的幻象永远无法成为现实。既然如此,人在现实中所做的所有试图改善现实的努力便都是徒劳的,甚至岛村“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这便是岛村眼里徒劳的内涵。

岛村原本是钟意于日本传统舞蹈的,甚至曾有过“投身实际运动”,推动传统歌舞的改革的想法。然而当被人怂恿,需要在现实中真正做出改变时,岛村却突然转向了西洋舞蹈。“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舞蹈家灵活的肉体所表现的舞蹈艺术,而是根据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虚幻出来的舞蹈。”岛村从未真正看到过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热爱的西洋舞蹈不过只是幻象罢了。从日本传统舞蹈转向西洋舞蹈,是岛村拒绝改变现实,沉迷于幻象的体现,是岛村式徒劳对其自身的影响。

驹子的徒劳

驹子的徒劳来源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对岛村盲目的爱。驹子自小便开始记日记,一记就是十几年。而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即使只是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的妇女杂志她也都一一做下笔记。即使只是在乡下做艺伎,对于弹琴也从未懈怠过。“然而,她向往都会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为一场天真的幻梦”。驹子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岛村眼里只是一种徒劳罢了,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再怎么挣扎,驹子也只能是乡下的一个艺伎罢了。

而后驹子将自己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岛村的身上,从而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岛村。岛村来自于东京,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从一开始便将驹子看作是“好人家的女儿”,想要和驹子做单纯的朋友。岛村给予驹子的尊重和欣赏,给了驹子一种美好的错觉,仿佛自己成为了在都市生活的与岛村平等地位的人。驹子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岛村,然而她的爱终究是徒劳的。“她对爱情的火一样的热情传导到了岛村身上,却没能让岛村像她一样为爱而燃烧起来”。作为有妇之夫,岛村不可能回应她的爱,而作为男人,岛村也从未爱过驹子。无论是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岛村的爱,与叶子永恒的幻象化的徒劳相比,驹子的徒劳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徒劳。

叶子的徒劳

叶子的形象是空灵的,自身便带着一种虚幻美,仿佛是超现实的存在,是“岛村幻想中心灵的一片净土”。叶子将岛村试图唤回的真诚发挥到了极致:她对弟弟真挚的关心,对行男全身心投入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叶子第一次用她那“清澈悠扬,美得几近悲凉”的声音呼唤站长时,她那真挚的、“盎然有余”的情义就吸引了岛村。

但是叶子对于岛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岛村一直对叶子心存敬畏,不敢过多接近。叶子的纯善对于岛村的空虚、麻木的内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审判。“她无言而‘尖利地’一瞥,也会使岛村感觉到一股穷视灵魂的穿透力。”然而在行男死后,叶子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便也没了归所。就在她打算与岛村一同前往东京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的时候,一场大火夺取了她的生命。然而死亡并不是是她生命的终结,是死亡完成了她的内在生命的变形过程,是死亡让叶子的美成为了永恒。叶子作为岛村心中理想化的存在,以死亡的方式脱离出现实之外,成为了最美的永恒的幻象,给予了岛村式徒劳最强烈的震撼。“当他(岛村)挺身站住脚跟时,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地一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下来。”

《雪国》以岛村的内心空虚、迷恋幻象的徒劳出发,看到了驹子对追求都市生活和爱情徒劳的付出,最终见证了叶子以死亡的形式成就了最终极的徒劳即从现实脱离成为永恒的美丽的幻象。

《雪国》读书笔记2

一口气读完了川端康成的《雪国》,颇有感触。雪国以驹子和岛村的爱情为主线,以驹子、叶子和行男的故事为辅助,主要描写了日本那个时代艺妓的生活,感人的是尽管驹子生活艰难但充满热情和希望。面对四年的艺妓契约,她没有垂头丧气,而是说,很快的半年过去了,四年很快会过去的。她为了给师傅的儿子治病,自己做了艺妓,还有那个可怜的叶子为了照顾既不是亲人,也并非恋人的行男,耗费着美好的青春年华。值得一提的是驹子的爱情观颇不值得提倡,既然是徒劳又何必呢俗话说: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必为了一个有妇之夫而让费大好年华呢。

《雪国》读书笔记3

你真应该看看雪国的春天。

幽静的山谷里回荡着火车的鸣笛,白色的烟雾融化在白色的雪里。快看,云醉了,去雪国吧,去穿过那长长的列车。

翻开川端康成的《雪国》,就是翻开了一段朦胧凄冷的忧伤。作者用细腻悲凉的笔触晕开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三角结构的爱情笼罩在一片凄美的白雪里。奔放炽热的艺妓驹子,纯洁如雪的少女叶子和纨绔公子岛村编织这一张无法让人逃离的网,在这张网的交替更迭中,风景如画的雪国没有春天,只剩下一个苍凉的爱情结局,纯洁的少女死在茫茫白雪中。

透过车窗上的水雾,伴着列车车轮有节奏的声响,我打开车窗,露出一条纤细的缝。北风刮着我的耳骨,吹响着强有力的旋律,雪国的风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冷得合上窗户,玻璃窗染着夕阳的余晖,如雪一般晶莹剔透,却闪动着别致的茶色。黄昏的景色果真像电影的叠影。映画的是少女的脸。美好安静的脸庞和雪景交融着,淡化出一个美丽的影子,那是叶子!我睁大了双眼,遇见了她柔和的微笑。

她淡淡地笑着,像是对他的爱人岛村,轻轻的水雾泄下来,把她笼罩在一片朦胧中,却揭开了她真实的情感。她纯粹的像一张白纸,也为这雪国增添一份美感。她的心就在我眼前跳动着,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淡淡的笑容温暖明亮,我闭上了双眼却看见她穿着月白的和服站在路灯下,她笑一笑,酒窝像天边的月牙,融化了雪国的冰冷,带着春日的明亮。

温暖蔓延至全身,我仿佛坐在一片羽毛上,在雪国漂浮着,游离在这茫茫的空气中,沉沉的睡去。扑朔迷离的记忆就在眼前。这就是雪国的冬天,真挚的笑是真挚的情感抚去了淡淡的忧伤,了却了不安,告别了死亡。只剩下春日的温暖和芳香,此刻我才知晓:你的冬日,以春为名。

梦中出现了驹子的身影,雪白的脂料衬着她修长的天鹅颈,艺妓的服装鲜活耀眼,白鹤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动人的光,飞向 ……此处隐藏10578个字……画,月落迎晨,寒意料峭,像是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迷失在了这种美妙的感觉之中。

在最后一章中也有一段关于景色的描写。“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得令人惊叹不已。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从地面上映入了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这是岛村在叶子死前看到的景象,美丽的银河,在叶子死时,在他眼前,在他心里倾泻而下,这种壮观的场面,让我们震惊,也为叶子这种无谓的牺牲精神而震惊。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雪国》这部小说,我认为它在我理解的写作意义下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象。

《雪国》读书笔记13

川端康成的作品总是一种唯美而又充斥着淡淡的哀愁,读来并不觉得压抑,却总是被哀愁所缠绕。

作品讲述的是一位舞蹈研究家岛村几次来到雪国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第一次去雪国,岛村遇到了一个艺伎,作品中,岛村与驹子的交往渐渐地让他们互相感知到了对方,驹子也渐渐对岛村产生了些许的情愫。而驹子终究只是个艺伎,尽管她刻苦学习,读小说,练三弦,但正如岛村所说:“一切都只是徒劳。”

而叶子,在岛村的生命中也只是过客。岛村在前往雪国的列车上见到了照顾着行男的叶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当书的最后叶子突然之间死于大火,也让我觉得这个结局有些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叶子死后岛村的痛苦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如果说叶子的死亡使得岛村心中的幻想破灭,那么,她的死也让驹子的爱显得更加徒劳,无力,让人感到悲哀。

在那个终年积雪的地方,发生这样的事,着实让人感到心凉,本以为书中描绘的是凄婉唯美的爱情故事,但读完之后则感到人性的无奈脆弱,与无限的哀愁。

雪国的景是美丽的,而如同这景一般美丽的两个女人却有着那样可悲的结局。在夕阳的余晖下,她们内心的火种也渐渐熄灭,岛村则像是过路人,仿佛参与其中,又好像仅仅路过。

《雪国》的语言并没有多么充满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夸张的描写,仅仅是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能将人带入那个境界中。那充满穿透力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那种淡淡的哀愁便一点一点在心中蔓延开来,川端康成的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其实我是同情驹子的,她只不过是一位渴望平淡生活的艺伎,她想要的不过是真正的爱情,她认为岛村就是那个能够实现她愿望的人。但事实总是残酷的,对于她一个艺伎来说,一切只是徒劳,徒劳而已,她所做的那些努力仅仅只是为自己的可悲的一生增添些许的色彩,而这些表面的改变并不能对他的生命造成更本质的变化。

在驹子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看出她美好的人性。

《雪国》的意境是美好的,人性是美好的,但结局总是悲哀的,能够在这种美妙的意境之中表现出淡淡的哀愁,不得不佩服川端康成的文笔:唯美的淡淡的哀愁。

《雪国》读书笔记14

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岛村听到叶子那悲美的声音,观察到叶子悉心地照拂行男的样子,被映在火车车窗上的叶子,深深吸引了。

岛村此行是为了看望驹子。

驹子是一名艺伎,很洁净,脏衣篓里是叠好的脏衣服。她还会谈三弦琴,家里摆放着二十多本杵家弥七的三弦琴谱,会在雪国的冬天,对着白茫茫的远山,弹奏出清冽的乐曲。

驹子很爱岛村。为了跟岛村见面,驹子每天要换一套新衣服。驹子营业中,偷空就跑到岛村的房间里聊天。驹子岛村提醒驹子,倘若被坏了名声,将不能继续在雪国营生了。驹子不在乎。她说,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营业。

岛村想跟驹子做朋友,灵魂伴侣,不想有身体上的亲密关系。岛村在雪国疗养时,想找艺伎解闷儿,央求驹子帮忙挑选。驹子不情愿地帮忙了。岛村心里想要的是驹子,发乎情止乎礼,把驹子当成了红颜知己。他深深地同情驹子,照顾驹子生意,止于此。

岛村喜欢叶子。他总喜欢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儿。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落到叶子身上。心神总是被叶子凄美的声音吸引。

行男死后,叶子不知去哪儿,迷茫之际,找到岛村,希望岛村将她带到东京去。岛村拒绝了叶子。甚至认为叶子这一举动简直是疯掉了。岛村怜爱叶子,由同情生出了爱恋,没有升华到责任,止于精神爱恋。

叶子被大火烧死后,像秋天的落叶一样,从二楼坠落的时间里,岛村直勾勾地盯着叶子僵直的身体,浑身痉挛,感到深深的悲痛,悲哀,还有一丝丝侥幸心,希望坠落的不是叶子,是自己看错了。

叶子死后,岛村离开了雪国,并永远不再来了。

驹子和叶子留在了岛村心里。好像小时候看过的风景,凄美的,虚无的,洁净的风景,离开后,成了记忆。每次忆起时,淡淡的凄凉,却不想再见。

岛村回到了妻子身边。岛村爱的是他的细君(妻子的通称)。他一个人在雪国游玩儿的时候,想的是下次可以带妻子一起过来,跟驹子学学三弦琴,聊聊天儿,解解闷儿。岛村在来雪国前,妻子叮嘱他,正是飞蛾产卵的季节,别把衣服挂在衣柜或墙上,会落上飞蛾。岛村每年去一次雪国,给单调的生活加点儿调味料。同时,他希望能带妻子一起去,希望妻子也能快乐。

平淡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没有激情,没想过未来要去向哪儿,俩人都希望给对方一个幸福的当下。

《雪国》读书笔记15

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冬天,雪国的雪在雾气朦胧里飘下来了,各色各样的人把自己裹得与世隔离。

雪国是日本的哪个城市?不该是繁华的东京,也不是皑皑的富士山,甚至川端先生也没有说它在哪里。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能并不存在,但是深入人心。

宁静,唯美,纯粹,哀伤。

一位很纯清的姑娘对着列车长喊话,阵阵回声被雪盖住,语气凄冷;玻璃上的倒影是有关美的诠释。所有目光所至,嬉闹声提起的裙摆是命运的无奈;温泉里的歌声在大火中焚尽;执意不离开的身影;以及那句有关生命,爱情和卑微的自述。

其实,一整篇看下来,我只记得零碎的细节,对文章没有一点关于深入的思考,好像看完了就是完了。本该如此,像雪国的雪落下来,化作微凉,不着痕迹。

雪国可真是冷啊,来自东京的你又这么会懂,懂了又能怎么样呢?驹子在岛村心里也许很重要,不过哪里比得上东京里的妻儿,但她还是年年至此,也不会心生愧疚,乱拨他人心弦,是,又有人说灵魂,他们像是知己,在灵魂里相互依偎,而除了川端康成写的唯美的精神主义,内容还是背叛和等不了的心思。

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是谎言,所以我们要看到的,不还是本质?

川端康成的文字很平淡,他似乎在说,我只是很平静的写个故事呢,一个跌宕起伏都看不出来的故事,只是这样的作者怎么会是一个男子。文字中间流露的细腻,凄美,使这本书本来就像个女子,施了淡妆,着一身大红灼灼和服,在银装素裹里撑伞缓缓走过来。

风很静,雪依旧,各种各样的人穿梭在雪国里,列车周而复始开向终点站。

像听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余间悬绕。纯纯的语调,像极了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带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慢慢的融入心肠。本期周四电台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雪国》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